bsp;
“不必这么麻烦。”陆文昭打出一个手势,原本跟在他们身后的锦衣卫们立刻就拨马上前,在三个人的身边围出了一圈空地。“您可以说了。”
“呵呵,不愧是你们啊。”杨涟眼神微眯,缓缓说道:“上月初六,我带着上谕和祖游击的骑兵急急地突袭了交易现场,抓到了阳武侯和武清侯家仆走私交易的现行。随后,我又带人把身在分巡辽海东宁道衙门里的万有孚抓了。当时,李镇帅在自己的大营里,但他并不避罪,更无非分举动。在我发出巡按牌票传李镇帅过来之前,他自己就找到了上来,一个人找到了上来。”
实际当时,杨涟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也就是排开阵势和李光荣的总兵标营来一场正面对峙。杨涟并不担心李光荣带着整个广宁道的驻军造反,因为周围各堡的守将都不是李光荣的私人。李光荣只是靠着皇帝的敕谕才能统众,他要是胆敢扯旗反抗,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李光荣也是明白人,在知道巡按御史带兵过来把贡市现场封锁了之后,他立刻就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李光荣连个随从也没带,自己就卸下武装,换上官服,带着总兵官的关防印信找到了杨涟。
“他找您负荆请罪来了?”陆文昭问道。
“可以这么说。”杨涟点头说,“李镇帅到底还是在广宁当了两年多的总兵官,说他不知道万有孚干的那些事情,那谁也不会信。他知道,也有牵扯,甚至还和万有孚有些银钱方面的往来。但我细细查过了,他并没有主动帮助走私,更没有自己干过走私。说得更直白些,在广宁的案子上,李镇帅包庇纵容、知情不报是有的,间接获益或许也是有的。但勾结权贵,暗通西虏,走私违禁的事情是没有的。因为这些事情就撤职罢官不是妥当之举。”
杨涟选择放过李光荣的理由也很简单,在广宁道臣和京中勋戚结成的利益团体面前,李光荣这位从外地过来的总兵官也就是只是一个臭管兵的,并不比那些给走私商人提供制成铁器的铁匠匠户强得到哪里去。李光荣能不深度参与就已经很好了,要求他冒着得罪那些人的风险主动举报,也实在是太过为难他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