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一气呵成。
“去后营请梁副将!”第三杆令旗是递出去的。在那之后,领令的亲兵便捏着最后一杆令旗朝着张神武的营帐去了。
————————
受到熊廷弼传召的四营将里,以都督佥事管援沈左营将事山海镇总兵官刘渠是最后一个来的。刘渠过来的时候,经略熊廷弼已经穿着皇帝御赐的战甲,跨到了一匹纯黑的战马背上。
此时,管援沈右营将事总兵官祁秉忠已经领着命令离开了,而管援沈后营将事副总兵梁仲善,以及管经略标营事参将张神武将则左右分立在熊廷弼,和山东布政参政中路监军道高邦佐的身边。
刘渠本要下马行礼,却被熊廷弼一个手势止住。于是,他也就只在马上拱手道:“参见熊经略!参见高监军!”
“不必多礼,”熊廷弼简单还过礼,便挥动了马缰。“既然来了,那就随我去前线看看!”高邦佐无声还礼。
“是。”刘渠点头,又向另外三位武将无声拱手。
所谓前线,其实也就是陈策和戚金以及麾下浙兵共同戍守的前线阵地。
前线阵地位于熊廷弼中军营的正前方。经过前期的预筑,以及最近十天昼夜不停的加固,在这条宽达六里防线上,已经有了三条以木栅尖刺为前阻的深堑,六处以三丈夯土高台为火力支援的重炮阵地,以及数百个间隔分布的散兵坑。
在阵地的北面,还有一个简单的木质河卡,以及三条横跨浑河的厚实浮桥。只要想,熊廷弼麾下的四万援军就能在一个时辰内全部过河。相反,如果奴贼想要利用浮桥闪击援军大营,那么夯土高台上的驻军以及横在河道上的战船也能适时地点火发炮、摧毁浮桥。
熊廷弼的经略中军帐就设在距离前线阵地不到二里的地方,当他带着四营将和高邦佐顶着一路的嘈杂来到前线的时候,河对岸的三里望台上已经点起了烽烟,而夯土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