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叶赫部民,朝廷给了专门的政策。在川贵土司南兵移营边境的时候,巡抚袁应泰向皇帝上了一道措辞华丽的奏疏。奏疏里塞满了夸赞吾皇“尧舜至仁”的彩虹屁。但抛开那些引经据典的彩虹屁,只看中心内容,就会发现这道奏疏实际只说了一件事:希望皇帝允许辽东方面将活着的叶赫部民也视作“首功”,以保护他们。如此,便可以展示大明对“顺夷”的特别优待,以分化女真内部各族。
而皇帝答复也是一如既往的精简,就一个字:可。
也就是说,如果丁修他们能把活着的叶赫部民带去明军营地,也可以按斩首得赏。虽然带人比带人头麻烦,但活人能说话、能自证,因此验功的时候就多了一层保障。而且活着的叶赫部民也能帮着驮点东西。这就是活人比死人有用。
一声微微的轻叹之后,丁修还是挥刀砍下了那个“顺夷”的脑袋。
丁修叹气的同时,丁白缨也叹了一口气。她已经来到了僧格的尸体旁边,却迟迟下不了刀。
丁白缨不让丁修帮她割脑袋,当然不是因为她舍不得那二三两银子,而是丁白缨觉得那样的自己实在太可悲、太可耻了。丁白缨不喜欢“首功制”,但她无法改变制度。她想要战功、需要战功。为了战功,丁白缨必须也只能向制度妥协,行“不慈不俭”之事。换言之,想要战功就一定会弄脏自己。
而让丁修代自己取首,并不是什么两全其美,而是虚伪又可耻的自欺欺人。
丁白缨盯着那张交织着愤怒、惊惧、遗憾的年轻的脸,心里很难过。尽管僧格和丁修之间的对话她一个字也没听懂,尽管她刚才才知道这个被她一击击杀的人叫“僧格”,但丁白缨能感觉得到,这个年轻人是一个敢于战斗的勇士,就像那个独自冲锋的老叟一样,是应该被尊重的。但此时,她却不得不割下他的脑袋,用以向朝廷证明自己是有功的。
“抱歉。”丁白缨低声喃喃,拧着眉头盯着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挥刀取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首功”。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