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泄了他的气啊.”朱常洛神色黯然地叹气道。
“奴婢绝没有这个意思!”杨松泉连连叩首道。“主子以公心为心,以正义为义,就算西厂不揭发,主子不惩处,那两个孽畜的腐败陋行也迟早会暴露。到时候,那股气还是会败泄。”
“好了,好了。你也不再折腾自己了!”朱常洛摆摆手,问道:“商经颖的丧事都安排好了吗?”
杨松泉仍伏在地上。“谢主子挂怀,请主子勿要忧虑,一切都安排好了。守过七祭就安排下葬。”
实际上,从很早以前开始,商经颖就在给自己预筑墓穴、准备寿藏了。到今天,杨松泉也只是按照商经颖早有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在做。
早在万历二十三年,大病一场、自觉命不久矣的商经颖就给自己选好了坟茔地,并刻下了第一块简述生平的墓志铭,或者说寿藏铭。不过那场大病终究没有把商经颖带走。痊愈后,老头儿又精神抖擞地活了二十六年。商经颖因此觉得那块儿坟茔地很吉利,给自己添了寿,于是就保留了下来,并持续不断地对其进行修缮扩建。
除了墓室,商经颖先后在那块儿地上设计并搭建了石塔,石门,祠堂,除此以外,他还修了一座小寺,雇了几个僧人,希望他的墓地时常有人打扫,不至于在百年之后,变成一座孤坟,这也就是常见的“坟寺”。这些修筑经营,几乎掉了老头儿大半的收入。商经颖从没换过京里的宅子,有为后事考量的心思在里面。再大的宅院有啥用,那块儿坟茔地才是永眠的家啊。
朱常洛微微颔首,问道:“坟冢选在什么地方?”
“就在都城西郊十八里处的护国褒忠祠附近。好些先监都葬在那一片。”杨松泉回答道。
护国褒忠祠是兴建于永乐初年也就是距今二百余年的一座太监祠。相传,成祖建此祠,为的是纪念忠心耿耿的太监刚铁。嘉靖三十年,时任礼部尚书徐阶撰《护国褒忠祠记》,记曰:公讳铁,有功成祖文皇帝朝;既殁,赐葬都城西十八里之黑山会,因为之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