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掌印太监的怒火
因为本次恩科是泰昌年间的第一次科举,也是自万历十七年己丑科以后第一次由皇帝陛下亲御的恩科,所以内阁没有发扬风度,把读一等卷的机会让给其他衙门的读卷官。
史继偕之后,紧接着就是次辅叶向高和首辅方从哲。为求吐字清晰,这俩老头简直将自己的语速降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三卷近八千字读毕,再加上中间送卷、接卷的各种过场,差不多一个时辰就这么过去了。
虽然朱常洛一多半时间都在走神,但这么一场朗读下来,也是被搞得头昏脑胀。当王安把第三份卷子收好放到他面前的正案上,朱常洛立刻说了那句套话:“诸卿辛苦了,把卷子交上来,就回去吧。朕再慢慢斟酌斟酌。”
“臣等遵旨。”看皇帝的状态,读卷官就已经料到皇帝没有兴趣再听其他人朗读余下的优卷了。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读卷官的阵容再豪华也只是一个形式,绝大多数读卷官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到御前请皇帝听他们朗读。
在一场有皇帝出席的殿试读卷当中,真正需要皇帝垂听的,也就只有开头的三份卷子。听完第三份卷后再让人朗读算是皇帝的特恩,泰昌皇帝没有照万历先帝的旧例,传免听读就已经很好了。
从内阁辅臣沈、刘一燝、韩爌,一直到排在末尾的通政使司左通政袁可立,读卷官们按内阁事先排好的顺序,将卷子交给王安。而王安也按照通行的惯例,一份一份地将卷子摆到案台上。
当袁可立递出的卷子也摆上台面,读卷官们的任务也就全部结束了,读卷官这一兼差也自动解除。官员们可以各自回衙继续办公,只有内阁的辅臣们需要回到文华殿对面的内阁等待皇帝的最终排名,并据此拟制一份黄榜。
看着官员们逐渐远去的背影,朱常洛缓缓地站了起来。他走到正案旁边,指尖轻轻地划过那十七份排列整齐的答卷。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