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浅,直到米梦裳说到都察院下场,他才反应过来,这些案子实际就是都察院上报“京师治安大坏”的依据。“也就是内外勾结,谋财害命?”
“是,皇上圣明。”讲述案情的时候,米梦裳一直在偷偷地观察皇帝的表情。到现在,她基本能够确定皇帝还不知道“九莲菩萨显圣”的事情。米梦裳心下稍宽,也收了现在就多嘴宽慰的心。
朱常洛问道。“都是哪些人做的?”
“很多,几乎每个衙门都有几个,加起来一共五十三人。案犯多是无官无衔的普通宫人,只有几个低级的管事儿,没有司级以上的宦官直接参与。但如果追究失察失职,那么还有这些人。”米梦裳伸手翻动那本结案意见稿,向皇帝展示名单。朱常洛一过眼,发现足足写了两页。
“金幼荣、杨汪、许孜锡、马滔、黄逸凡,这几个是主谋?”朱常洛指着那几个被拟判了死刑的人问道。
“回皇上。严格来说,这些人也算不得主谋。因为这些案犯并不来自同一个案子,而是来自许多独立的小案。他们三两成群乃至独立犯案,”米梦裳探出身子,靠近御案,伸出食指在一列姓名上划过。“只有内官监杂造局掌司金幼荣、御事监尚衣局典簿杨汪以及这些人有明显的串谋勾结、上下分工的事实。”
“独立的案子?”朱常洛轻轻地拍了拍米梦裳的手背。接着拿起奏本,翻到案情详述部分,快速地浏览了一遍。
朱常洛发现,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案子当中,虽然不乏偷窃、劫夺、谋杀,但还是以诈骗为主。而在诈骗案中,最常见的理由就是“可以钱通路子回宫”。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招募宫人的权力,全被收归到了司礼监的手上,并由掌印太监王安直接负责,司礼监以外的其他衙门只能从司礼监这里接收新募的宫人。
而且王安的权力也并不很大,他并没有独立制定招募计划的权力,每一个计划季度要招多少人,从哪里招,什么时候开始招募,什么时候结束招募,都要在御前充分讨论之后才会决定。如果有计划外的额外人员需求,报告要从基层衙门一直打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