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我不知道为什么,但这里边总该有点理由。德允方才说的,争取宽大是一种解释,但我以为,这个解释未免太简单了些。”何宗彦说道。
张问达撑着扶手侧过身子看向何宗彦。“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张问达是真看不上李家,这家人能跟太监联姻,踩皇帝心里的红线,又能聪明到哪里去?
“就算是!”何宗彦刻意地点了点头。“可是二位别忘了,这个案子审与不审,由谁来审,皇上还没有给出明确的批示。我们就这么贸然审了,总是不太好。而且,不奉旨就从司礼太监的手里接收人犯并加以审讯也很不合规矩。要是传出去,外面岂不是要说我三法司是听了司礼监的招呼才审讯犯人的?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先上一道联名疏,把这个事情说一下,等皇上降旨明确把案子交给法司之后再审也不迟。在那之前,也不把人送回去,就让李国臣在刑部衙门里待着。”
“你这么想当然不对了,虽然人是司礼监送来的,但这也不等于说是法司是接受了司礼监的命令。”张问达摇了摇头。“你要是实在膈应得慌,我们还可以另案处理嘛。”
“什么意思?”黄克瓒赶紧问道。
“谁说我们是要审那三个案子了?”张问达也不多卖关子。“既然刑部是从金吾卫的手里接收的扰乱辽饷运输的案犯,那我们就审他为什么要扰乱辽饷运输,这本身就是一桩罪案。如果他在供述这桩案子的时候,无意地扯到了其他的案子,那我们也不能不听。”
“嗯。”黄克瓒点点头,看向何宗彦。“我同意。”
“还是两手抓吧。”何宗彦也不反对了,他甩了甩了自己双手的袖袍,建议道:“既上疏,又审讯。”
“好!”黄克瓒立刻点头。
张维贤听在耳朵里,只觉得这帮文官心里的算盘珠子还真是多。
————————
问讯就在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