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齐备,提款总额、命令数额以及留存记录上的数额完全对应之后,魏朝将这些东西还给了李凤翔。
“是。”李凤翔双手接过,将之收入怀中,宝贝似的揣好了。
“大祖宗,”这时,吴明哲也将内承运库的提款单和记录拿了出来,递到魏朝面前。“这是天津支行和塘沽支行的提款单,各五十万两现银,总计一百万。请大祖宗过目。”
由于银票和现银分别由银行和银库两个衙门管理,所以由司礼监传达的提款命令也是分别执行的。这次押运,日月银行和内承运库两个衙门,一共提出总计二百三十万两白银的巨款。其中银票一百万两,现银一百三十万两。作为军饷发给辽东的只有那一百三十万两现银中的三十万两。
余下的一百万两银票和一百万两现银,则是发给天津和塘沽两个新支行的开行准备金。
之所以一次性给这么多钱,除了进一步扩张银行版图,并推进国家货币信用化的基本考量之外,还有在津塘地区这一划定特别经济区内开展有风险的金融业务的进阶考虑。皇帝已经决定,在津塘地区试点,推出包括助农、助商、助工的商业贷款业务,以帮助各类经济实体实现扩大再生产,并从经济层面上打击高利贷。
魏朝伸出手,但顿了一下之后又收了回来。“我不管内承运库,这不合规矩,就不过目了。”
虽然魏朝是司礼监的首席秉笔太监,内承运库是由司礼监直辖的下级衙门,而且皇帝也没说不让他过问内承运库的事情,但魏朝觉得自己还是绷着脑子里的弦避一下讳得好。不然皇帝也就没必要把银行和银库分作两个机构分别管理了。而且魏朝记得很清楚的是,王安只让他在给银行的提款命令上签字,没有让他在给内承运库的命令上签字。
“这上面有褚支行长,和高支行长的签名。”吴明哲侧眼看了看跪在李凤翔身后的天津支行行长褚宪章,和塘沽支行行长高国旌。“您看看他们的签名有什么不合规矩的?”
魏朝摇头坚辞道:“你收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