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明明早在李国臣的计划中,可大少爷的焦躁却如此显见。
“三起案子,由轻到重,一件件地甩出来。外面的叫嚷声逐渐提高,却不见厂卫上门。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房屋和园林隔绝了外界的嘈杂,但李国臣却仿佛幻听到了科道言官们的对李家处以极刑的喊叫。
“不知道。”李来富呆愣愣地摇了摇头。
“这是在放任舆论啊。”李国臣紧捏着扶手,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如果皇上真要包庇李家,那根本不会让这些案子见光!现在事情不但见了光,还是东厂走通政使司的路子上本举发,这和诏告天下也大差不差了。东厂举发之后,厂卫没有任何动作,内阁却首先请旨把饷部李长庚给罢免了。这说明皇上不仅是在等待舆论,甚至是在引导舆论,袒护的反面是什么?是严惩啊!”
只要皇帝有包庇李家的心,那么舆论再是汹涌也杀不死勋戚。就像当初李文全与大太监张诚联姻,外面的舆论都闹翻天了,遭殃的也仍旧只有张诚及其附庸。事情发展到最后,武清侯也还是武清侯,连降爵为伯的象征性惩罚都没有。
在昨天以前,李国臣甚至一度想过,如果东厂把事情查清之后,皇帝却因为李太后的关系要包庇武清侯李家,强行把事情按下来,那他自己就想法子把案子透出去,先造出一场舆论海啸,之后再徐徐引导海啸淹没负责李家大小生意的李国瑞。反正事实俱在,他李国臣也没有伪造什么。只要足够小心,不使什么明着收买言官的拙劣手段,那他就可以相对安全地在背后操盘,来一场只反李国瑞,但不反李家的夺嫡行动。到时候,违法乱纪的嫡长子李国瑞被皇帝废除继承资格,那作为庶长子的他,就是未来的武清侯,或者武清伯。
当然,皇帝陛下若是圣明烛照,不要任何推助,直接就对李国瑞实行合情合法的定点打击,那就更完美了。他只需要摆出惶恐顺服的姿态,坐在武清侯府里等待一阵天雷劈到城外的清华园去,那武清侯的帽子就会自动飘到他的脑袋上。
但现在,皇帝使用手段操纵利用舆论,事情就变得极为严重恐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