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但如果某人补了缺之后,只干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死了,或者某人因过因罪被革了职又当如何?”朱常洛紧接着又问道。
方从哲想了想,说道:“首先是死,如果是因公殉职,那么就可以留级乃至升级袭职,全凭皇上圣恩。如果是因病而亡,那就看在任年限,如果某人在任上干了一段时间,或者因功因考至少升了一次职,那就允许子孙留级袭职。”
“比如某人是世袭的四品指挥佥事,经过考选,得了一个实授百户的官缺。但只在任上干了半年,而且没有升为副千户就病死了,那他的儿子就只能降级继承千户的职衔和俸禄。但如果他从实授的百户升到了副千户,或者在任上干满了朝廷规定的年限,就允许他的儿子留级继承的四品指挥佥事。”
“一旦某人的子孙连续数代没有获得职务,那这一支就退回民籍。如此一来,不但能减少冗滥,永远避免冗滥积累之弊病,还能鼓励袭职官员积极上进。至于因罪因过革职,那正好借机把这家的世袭永远削除。如此一来,不但能惩戒罪官,昭示天威,还能永久地减少一个领俸支粮的名额。”
“总的来说,”朱常洛总结道:“也就是分等级逐年裁减世禄,之后再逐世裁减世职?”
“臣就是这个意思。”方从哲答道。
“但你为什么要说,降级继承职衔和‘俸禄’。”朱常洛在“俸禄”二字上轻轻地加了一个重音。
方从哲解释道:“臣以为,锦衣卫来说,目前的冗官大大地超过锦衣卫的实缺,确实需要相对激进地裁撤俸禄。但只要实行了这套清退制度,就能在未来使世官的数量与官缺大致贴合。到那时,就算再给无差的世官发俸,对朝廷来说,也算不得多大的负担。不然,用一个无差无俸只有入学考选资格的头衔来作为对有功者的奖赏,实在是太寒酸了。”
“嗯。”朱常洛听明白了,他深深地点了点头。又问王安道:“王安你觉得呢?”
“回主子,”王安也附和道。“奴婢以为,方首辅的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