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损害的人,因为对削俸不满而对朝廷造成的危害。”
骆思恭犹豫了一下,见皇帝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便继续道:“前不久,臣主持本卫的大裁员,上百名被裁官员纠集起来,起来试图胁迫指挥使司,胁迫朝廷。因为臣早有部署,革员亦念朝廷寄禄,没有暴力对抗。故彼时,朝廷只有短痛之虞,而未实受此痛。但如果他们实在冲击衙门,造成了损害,那朝廷便实受了此短痛。”
骆思恭等了一会儿,见皇帝似乎没有接茬发问的意思,又举起手里的密揭。“臣以为,这密揭所述,就是一味地放大人之痛,而不念朝廷之痛。可世上少有两全之美,改革亦绝非轻易之事,就像之前刘秉笔主持的内廷裁员,难道就因为那些宫人、工匠会因此受害,就召他们回来徒劳地增加内廷的开支吗?”
“.”刘若愚原本还置身事外地听着骆思恭说话,突然被点到,脸上立时浮现出局促的神情。刘若愚将头埋得更低,看向骆思恭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不悦。
刘若愚觉得,骆思恭突然点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帮他说话,但他会错意了。骆思恭点他,本意不是为了让他给自己帮腔,而是想通过这个例证,在皇帝的心里埋个预期。
骆思恭判断,皇帝还是要照原来的思路更改俸制的,不然直接派人递个口谕通知他就是了,没必要当面召对。骆思恭猜测,皇帝叫自己过来参谋,也无非是为了让自己出面跟内阁顶。骆思恭不介意出面跟内阁斗上一斗,但他需要想法子把隐患除了。或者说,他需要让处在深宫中的皇帝相信,骚动是必然的,发生骚动之后,适当打弹压也是有必要的。
“刘若愚,你觉得呢?”朱常洛的眉间似乎多了几道褶皱。
“奴婢以为,卫帅说得是。”刘若愚不想给骆思恭帮腔,但此时,他又不得不帮骆思恭的腔。“锦衣卫也有锦衣卫的难处,内廷有内廷的难处。国家正值多事,还是少养些闲人的好。幸得皇上圣明,现在京城闹出的小乱子也按了下去。”
“王安,你怎么看?”朱常洛转眼看向王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