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在行船途中,利诱或者谋杀押船的海防营兵,然后把船开到其他地方去卸货。之后,要么回来几个‘幸存者’向饷部衙门哭诉,要么干脆就整船消失。”
“饷部在得知运输船只消失之后,会派人去核实漂没,这时候,这些饷部的蛀虫,就会配合着把船只登记成‘漂没’。只待饷部的抚恤发下去,一起‘漂没’事件就算是造好了。再之后,那些消失的奸诈海员,要么改名换姓摇身一变再上其他人的船,要么干脆整条船登记成其他船,再堂而皇之地再给衙门办差。因为衙门里有这些内应蛀虫,所以,这些事情很容易就能掩盖下去。”
“李长庚呢,他参与了吗?”朱常洛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了。
“至少就目前的证据和口供来说,李长庚只是被蒙蔽,并没有主动参与。”崔文升回答道。
“蒙蔽.”朱常洛追问:“船只漂没消失,他就没有一点怀疑?”
“李长庚很难有所怀疑。海上风大浪急,漂没本就是寻常事情。而且这些人在制造漂没的时候,并不会做得太过分。他们通常只会在月末耍这些把戏,只要本月的真漂没,并没有达到正常行船的预计损失,他们才会搞上几场,好把这个‘缺口’给补上。就算偶尔超出计损,也不会夸张到一眼可见的地步。”
“审问时,有人将之称为‘细水长流之法’。而且一旦李长庚表现出怀疑,那他们立刻就会收手,再偃旗息鼓一段时间。初步估算,自饷部成立以来,这些人已经靠着这个法子昧了价值至少十万两白银的粮货了。这确实是一笔很大的数额,不过相较于正常漂没和饷部承运的总量来说算不得太大。”
崔文升咽下一口唾沫,像是为李长庚“开脱”似的说道:“整个饷部的事情都压在他李长庚一个人身上,下面的人联合起来瞒他,他也很难全部知悉。若不是圣上派奴婢从旁入手,他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
王安何等机敏,一听崔文升这话,立刻就明白他这是在借饷部的事情抬自己和东厂的身位。王安竖起耳朵,只听见皇帝轻笑道:“哼,你这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