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洛喃喃沉吟,略一点头,正要说话,可王安却在此时接言了:“徐部堂,我最近听说您和袁通政走得很近?”
“回王掌印的话。”徐光启看向王安,正色道:“我并非最近才与袁可立亲近。自万历二十五年乡试登科以来,我便与袁可立相识。他既是我师,又是我友。我知其为人刚正不私,善谋有断,清任以和,向耻部党之名,遂敢荐于圣上。”徐光启朝皇帝拱手一拜,说话的对象也顺势转移到了皇帝的那里。“自再会以来,臣多与之商论辽东兵事。袁可立亦坚主对朝鲜之控制。防止其首鼠两端,乃至倒向奴贼,”
“那就他吧。”朱常洛点了点头。就算让朱常洛自己选,他也觉得袁可立是一个合用的人才。光是明史无传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其在辽事上的能力了。“你回去之后,不要跟他通气。时候到了,自有会人上疏举荐他,到时候你再跟他说。”
“皇上圣明。”徐光启一下子就明白皇帝如此安排的理由。
所谓事以密成,当年他那本《辽左阽危已甚疏》就引来了朝鲜方面的“辩诬使团”。要知道,这封奏疏当时被神宗留中了,并没有抄发出去。朝鲜人能得知奏疏内容,很可能是因为买通了某些科道官乃至通政官。
李廷龟使团从平壤到辽阳,再过辽西入直隶,一进京就堵这个找那个,四处说徐光启无端怀疑朝鲜,搞得徐光启好不头大。而且李廷龟使团一路撞见辽阳火药库爆炸,王皇后病逝,皇帝驾崩,直到贺了新皇登基才启程返回,可谓晦气至极。现在要废黜国王,自然不能再让消息泄出去了。
徐光启甚至猜测,皇帝今天召钦天监官员及耶稣会洋儒奏对改历事宜,也有掩人耳目的考量在里面。
“来,”朱常洛拿起那个在他身边已经放了许久的小盒子,又冲徐光启招了招手。“这里有个小东西送给你。”
徐光启下意识地推辞道:“自圣上特简授事以来,臣寸功未立,且有不察之失,幸蒙圣上宽宥”
“停!别念经了,”朱常洛觉得,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