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大的错误假说便是:天体绕日的轨道是圆形轨道,它们时时刻刻都在做着圆周运动。
“在欧罗巴,有人提出过星体绕日的椭圆轨道假说吗?”朱常洛抬头看向邓玉函,又顺手把册子递到了朱由校的手里。“尽信书不如无书,你得批判着看。但也别把自己看糊涂了,”
“儿臣明白。”朱由校接过册子,却没有立刻翻开,他默默地看着邓玉函,期待着他的回答。
邓玉函已经进入了心流的状态,他觉得自己不是在单纯的奏对,而是在与面前的“哲学皇帝”进行学术讨论。这是世界上最高级的学术沙龙!这个消息要是能传到欧洲,一定能让那些同学、同事、同行羡慕死!
邓玉函亢奋地答道:“有的!有的!这个人就是开普勒!万历三十七年,开普勒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上说,他根据第谷先生在几十年间测得的火星坐标变化,算出了火星的运动轨迹是椭圆形。他据此猜测,所有行星应该都是以太阳为中心按照椭圆轨道在运动。”
“不过,这篇文章上只列举并分析了火星的坐标变化,而没有其他行星的坐标数据。所以并没有得到欧罗巴天学界普遍的认可。加之教廷坚决反对日心说,所以椭圆轨道是假说流传得也不算太广。至少,在草民离开欧罗巴的时候,这个假说还只在小范围流传,而且饱受批评。”
万历三十七年,亦即西历1609年。那时候,邓玉函还在猞猁之眼学院的实验室里和伽利略一起讨论如何改进荷兰人发明的可以望见远景的“幻镜”,并尝试制作第一个样品。
朱常洛并不打算用皇帝的权威迫使他们认可“星体按椭圆轨道绕日运行”的“常识”,而用亲切且极富诱惑性的语调问道:“邓玉函,朕问你。你有意用更多的观测数据来验证这个椭圆轨道的假说吗?即使这个假说与教廷的禁令相悖。”
“有!”邓玉函哪管什么教廷禁令,立刻就兴奋地点了头。
历史上,大明的改历之争从万历三十五年,一直持续到崇祯十六年。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