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崔元就敛去了那道仿佛要把人剐了的恐怖视线,并朝张缉事勾了勾手指。“别在那里杵着,进来说话。”
“是。”张缉事快步走到案前,又见了一个礼。
张缉事刚直起身,崔元便主动开口问道:“孙中丞答应借兵了?”
在孙月融带着张、李二缉事离开北塘之前,崔元就站在孙承宗的角度仔细地分析了孙承宗答应借兵的可能性。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孙承宗很可能同意借兵,而不是拒绝。
首先是功利。崔元完全不在乎明面上是谁把这个案子办了,作为资深的白手套,他很清楚自己的赏罚标准只在于能否完全贯彻黑手的意志,并尽可能地让黑手看起来伟大光正。此外的东西都是虚的。所以他很大方地让孙月融给孙承宗带去了“调查到的一切”。
其次就是人情。孙承宗若是半点招呼不打,直接就到北塘来拿人,势必会和饷部侍郎李长庚起冲突。但据崔元所知,李长庚和孙承宗应该没什么交情。两人之间甚至可能还有些龃龉。与孙月融这种半道入局的人不同,崔元可是很清楚导致李长庚进京挨皇帝痛批的张铨就是孙承宗举荐的。
最后是顾虑。崔元需要顾虑的事情很多,但崔元的顾虑却不是孙承宗的困扰。揭发打击勋贵,还能让他捞一个不畏权贵,公正无私的美名。如果非要说孙承宗有什么顾虑,恐怕就只有和东厂宦官合作会使清名有亏这一条了。这也是他最担心一个点,好些个自诩“清流”的文官,就是那种送礼都不要,甚至还反过来参你一本的臭脾气。不过现在看来,干爹曾不止一次夸过的“孙师傅”确实不是那种让人难以理解的“清流”。
张缉事愣了一下。“您老真是料事如神,孙中丞已经发兵了。预计在明日午后,他的标营就能抵达北塘。”张缉事是在标营开拔之前不久出发的,他有马可骑,而且一路马不停蹄,所以才能在午后日落之前又回到北塘。
“孙中丞带了多少人过来?”崔元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至少一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