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寻一个带路人”
1637年5月15日,对马岛,连山港(今对马岛比田胜港)。
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掠过港口,数艘福船静静地停泊在湾内,桅杆高耸,帆影蔽日。
船上的朝鲜人正被水手们粗暴地驱赶下船,在港口空地上列队集合。
他们有衣衫褴褛的农人,有面色苍白的匠人,也有茫然无措的妇人和孩童,甚至还有被强行带走的官婢和两班贵族。
他们神情麻木,眼神空洞,唯有年幼的孩童紧紧攥着母亲的衣角,低声啜泣。
港口的木栈道上,几名身着青灰色军服的武装护卫正手持名册,高声念着编号,而一旁被雇佣而来的对马藩武士则冷眼旁观,腰间太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孟胜新踩着潮湿的木板走上码头,眉头紧皱。
空气中弥漫着汗臭、腥臊、海腥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腐臭味。
显然,这批“移民”的运输条件并不理想。
也不知道,狭窄的船舱里塞了多少人。
“死了多少?”他低声问身旁的军官。
“回大人,四艘船分别从白翎岛和耽罗岛出发时一千五百人,现在还剩下一千三百出头。”军官恭敬地答道:“途中病死了一百多,还有些是……自己跳海的”
孟胜新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些被护卫围成一圈的朝鲜人。
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在这段旅途中被折磨的虚弱不堪,甚至连站都站不稳,但却无人敢出声抗议,更不敢发出大的喧哗声,整个港口弥漫着压抑而死寂的氛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