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却要在财政上记一笔债务,纯属多余。
但是,按照一个“正经”的国家财政制度,依靠金矿采掘平白多出一笔庞大的资金,自然不能将其当做一般性财政收入。
从整体上来看,新华本土的财政收入加上北瀛岛拓殖队通过对日走私贸易和毛皮贸易、新华大陆贸易公司的粮食贸易,大概在70-80万左右。
这对于一个人口规模不过五六万人的小国而言,绝对属于全球高收入行列。
但是,新华的财政支出也同样极为庞大。
最主要的支出便是移民,包括运输、保障、物资补给、“公关费”、采购费(主要是特殊人员,如工匠、年轻妇人)、船员薪金、人员损耗等诸多环节和人员费用,这几乎要占了整个财政收入的五成以上。
另外,移民抵达新华后,还要支付一笔后续的安置费用、物资消耗费用,以及相应的医疗、防疫、教导、归附等其他间接费用。
抛去移民支出后,剩下的则是地方城镇村屯建设、道路修筑、码头营建、教育、卫生、新田开发,以及国防和政府人员薪金等诸多一般性财政支出。
每年这么一算,新华的财政根本就剩下不了多少。
而且,为了加快发展速度,新华政府往往采取的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以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来加大国内诸多事务的投资力度,以促进新华各方面事业呈跳越性发展。
那么,要想满足未来发展需要,那么是不是该建立严格而规范的财政制度,厘清国内稍显混乱的税费收入、政府开支,以及预决算体系呢?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