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太使劲轻轻回首就能看到不远处的史实:红极一时的苏联帝国轰然倒在了历史的年轮下。“列宁为了把一半俄国人赶进“幸福”的社会主义未来中去,竟能够杀光另一半俄国人。”俄罗斯总统两度高调追责列宁,省思管制时代的反人类反文明的红色暴政。极其罕见地两次痛批前苏联极权时代的头子,引发外界强烈关注。对列宁痛批引起了不少中国人的错愕。四十岁以上的很多中国人,对于列宁并不陌生,因为中小学时都学过“革命导师”列宁在狱中吃“墨水瓶”的故事,都被灌输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列主义”,而且很多人藉由苏联拍摄的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相信没有“伟大的列宁”,就没有人类美好的社会的建立。显然,从苏联的解体以及解体后披露的史料,从东欧国家政权的垮台,从苏联、东欧、北韩等法西斯国家所制造的一个个惨案、残杀了上亿人看,所谓的“美好社会的建立”、所谓的“人间天堂”的虚幻梦想已彻底破灭,而其缔造者的真面目也正一个个被还原。普京对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府推行“hong色恐怖”,对末代沙皇家庭亲属、东正教教士及中产阶级的残杀及迫害以及卖国等的谴责,再次将列宁的所作所为呈现于世人。对此具体阐述有很多如列宁吃“墨水瓶”,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六个墨水瓶》,作者是列宁的妻子克鲁普卡娅,讲的是被沙皇逮捕的列宁,被关押在一间狭小的黑暗的单人牢房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列宁仍一边读书,一边秘密写传单和小册子,指导监狱外的“革命斗争”。为了避免看守发现秘密文件,列宁将面包捏成“墨水瓶”,装上牛奶,在书上空白的地方写字。一听见门响,他就把“墨水瓶”放進嘴里大嚼起来。有一次,列宁在写的信里说:“今天真不走运,一连吃了六个‘墨水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列宁被关押期间,不仅有面包吃牛奶喝,还可以看书、写文章,与外界保持联系,这是怎样的监狱啊。而列宁受到沙皇的优待不仅如此,在被流放后,他的妻子克鲁普卡娅也被流放到同一地方。而在流放地,列宁住的是一间不大但非常干净、铺着花花绿绿的毛毯的房间,有人给他做饭吃,有人洗补衬衣,而这正是因为沙皇给了他每月八卢布的津贴。此外,在闲暇时,列宁还去打猎,有时和朋友谈打猎,“一谈就是几个钟头”。在周末,他还去给当地老百姓做法律顾问——虽然这不被允许,但因为没有任何监视,列宁还是可以做。他还可以看各种书,与很多人通信,甚至还可以申请去周边旅游。
然而,在19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