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们怎么确保找到合适的志愿者老师长期驻扎呢?”
\n
林愉思考片刻后回答:“我们可以联系各大艺术院校和专业机构,争取他们的支持,让学生们以实践学分的形式参与支教。
\n
同时,我们在网上发起招募,吸引有爱心和专业技能的社会人士加入。
\n
至于教学资料和器材,我们可以和一些文化企业合作,争取他们的捐赠或者优惠采购。”
\n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艺术之光点亮山区”项目正式启动。
\n
林愉亲自带领第一支支教队伍前往一个名为清平乡的山区。
\n
那里的孩子们睁着好奇而纯真的眼睛,看着这些陌生的老师带来的乐器和绘画工具,眼中满是惊喜和渴望。
\n
在音乐课上,林愉耐心地教孩子们认识音符、弹奏简单的乐器。
\n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举起手问:“林老师,我能学会像您一样唱歌吗?”林愉笑着回答:“当然能,只要你喜欢,用心去学,你会唱得比我还好听。”
\n
在绘画课上,志愿者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调色、勾勒线条。
\n
孩子们拿着画笔,在纸上描绘着自己心中的世界,尽管笔触稚嫩,但充满了生机与想象。
\n
然而,项目实施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n
由于山区交通不便,物资运输经常受阻,有时候教学器材不能按时送达,影响了课程进度。
\n
而且,志愿者老师的流动性较大,新老师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教学环境和学生情况。
\n
林愉和当地的村长多次沟通协调,村长组织村民帮忙搬运物资,开辟临时的简易运输通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