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有左髭来援,东边有张牛角大军,从高邑突围,难道不该往南边和西边吗?
待褚燕解决了南边人数更多的豪族私兵,并趁势攻取高邑之时,皇甫嵩已经冲到了张牛角的大军背后。
皇甫嵩确实擅长突击,趁着张牛角攻城,他打出旗号大肆鼓噪,以『援军』的方式突入了张牛角本阵。
张牛角兵多,原本是能挡住皇甫嵩突击的,但此时瘿陶县内各家部队见有「大军来援」,士气大振,全数出城夹击。
张牛角只好指挥部队东西两面分列军阵,等褚燕引军来一举破之,但黑山军的训练程度还没达到如臂使指的水平,各部之间有不少间隙。
皇甫嵩抓住了其中间隙,而瘿陶那边也有一个豪族领军者抓住了这瞬息之机。
不过,两人的选择很不一样……
那个豪族名叫赵浮,常山人士,他见张牛角军阵不齐,并看到了张牛角本人所在,引军冲阵而入直取张牛角本部。
赵浮人少,仅数百兵力,但却冲破了张牛角的大军,且几乎冲到了张牛角身边。
仅隔着二三十步,赵浮一箭射中了张牛角胸口,且此箭力大,竟穿透了张牛角的胸甲。
黑山诸军为救援张牛角,乱了阵列,却反倒使得皇甫嵩有了脱逃之机。
趁着张牛角的部队军阵有些混乱,皇甫嵩从黑山各部之间迅速逃奔,他部队不多,逃得相当灵活。
再加上他一路弃车保帅,成功的带着仅剩的五百来人逃离了战场。
赵浮原本也和皇甫嵩一起奔逃,但在半路就被皇甫嵩故意舍弃,赵浮几乎拼光了族兵,单人独骑带伤逃离。
不久后褚燕赶到,将瘿陶县一并攻克,但此时皇甫嵩已经消失不见,张牛角也重伤将死。
临死前,张牛角让褚燕接管黑山军。
张牛角无子嗣,褚燕为了让张牛角不断香火,也为了表示继黄天之志,改名为张燕,以义子身份为张牛角办了葬礼。
随后,张燕带兵退出瘿陶,转向常山。
得知张牛角是被赵浮射杀,张燕身为义子当然必须为父报仇。
张燕把姿态做得很足,黑山的部队不仅没有因张牛角的死而离散,反而因复仇而变得更团结了。
只是张燕和刘备没什麽交情,他只通知了左髭。
九尺死后,黑山与刘备之间的联系本就少了很多,张牛角本也和左髭不同,左髭等人的家属都在西河,但黑山诸军和刘备可没这麽紧密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