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到帐外,单独问董卓:「若是将军不把此事追查明白,岂非显得将军软弱好欺?」
「这……射箭者乃吾弟董旻,此事如何追查?而且,若是追查此事,岂非与冀州士人结怨?」
董卓感觉刘备这家伙心眼挺坏,但他很喜欢。
毕竟刘备确实在为他着想,从来没为难过他。
「董将军,此战冀州各家损兵折将,无论查不查都已经与他们有怨了。若是不查清,他们个个都会觉得将军是故意诬陷迫害他们;反倒是坐实了某一家为刺杀者,其他各家才不会与将军结仇,而是会仇视那个谋刺将军的蠢货……」
刘备带着丝浅笑,声音很轻:「将军想想……这是自救,不是结怨。」
确实是如此,要做就要做得像那麽回事,主帅在军中遇刺,这种事如果不追查到底,那所有人都觉得假。
反倒是坐实了一家,那才不会有人憎恨董卓。
董卓想了想,点了点头:「有道理……但董某倒是不知坐实哪家合适……」
说到此,董卓似乎反应过来,转头问刘备:「玄德可是与冀州哪家有仇怨?若是有,不妨直言……董某虽武夫,却也知投桃报李。」
虽然说着『投桃报李』,但董卓眼神中颇有些别的意味。
「备在冀州没什麽仇人,将军无需如此试探。将军想必是在担心袁司徒那里吧?冀州士人大多皆是袁司徒门下……将军视他们为同门,所以不想做绝?」
刘备摇了摇头:「可将军不妨想想,之前公卿们让董将军领军,替代卢尚书征冀州,这难道是为了让将军立功封爵吗?若真有这等好事,他们为何不让自家子弟上阵?」
董仲颍不是那麽好忽悠的,但刘备确实没打算借董卓之手图谋冀州的什麽仇家。
刘备的打算可没这麽简单。
董卓听得刘备这麽说,皱着眉头想了很久,随后低声叹道:「董某也知道此非好差,只是既有天子之令,又有恩主之命,不得不来……」
「恩主之命……哈哈……卢尚书围城招抚之策并无过错,可连卢尚书都免不了减死罪一等……所谓恩主让将军来此接任卢尚书,备倒是不知这恩从何来?」
刘备笑了一声:「卢尚书乃海内大儒,有的是人为他进言相救。但董将军与清流名士可有交情?若将军不自救,谁会救你?」
董卓听了此言,脸色有点难看,没有说话。
刘备也不再说话,这已经够了,再多说就会被视为刻意挑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