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的粮食。
因为其他豪族,全都以这两个崔家马首是瞻。
「郎君,崔烈与其长子崔均皆在京中为官,但崔烈次子崔钧与其父兄颇有不同,或许可以寻崔钧试试。」
张合对冀州士族还算了解,给了个建议:「合前年及冠时曾见过崔钧,当时族内本欲送礼请其为合清议点评,但他未收礼物,说是不以财货评人。且其人褒扬过乐先生,说乐先生德昭天下,当为万世师表。」
「崔钧何许人?」
刘备孤陋寡闻,没听过这个名字。
「崔钧字州平,与合同年。其兄崔元平早已入京任职议郎,但他却不愿蒙父荫为官,而是到处交结名士,在冀州颇有名声。」
张合解说了一番:「不过……此人品行常得人称赞,但其人不通实务,只好清谈评议,合藉藉无名,入不得其眼。但郎君却有偌大声名,又有乐先生这番情分,若要从崔家取粮,郎君可先结交崔州平。」
崔州平?
这名字刘备就很熟悉了。
士人之间相互评议在这年头是正常现象,清流点评运作扬名也是惯例,那些名士基本都是这麽运营出来的,张合也是冀州士族,及冠时打算让崔州平点评也很正常。
交的朋友多了,无论哪个当了官,都能相互运作一二。
这年代的名士常常出外访友,大体上就是因为如此。
其实这年头的名士点评大多都是要收钱的——就像现代那些有粉丝的博主收GG费恰饭一样,点评是清流名士的主营业务……
曹操当年曾在乔玄引荐下见了汝南许劭(许子将),请许劭点评,但许劭不说。
曹操知道这是要意思意思的意思,但那时候曹操还是个败家子,没挣钱,拿不出意思来,就只好掏了把刀子在许劭面前比划。
见了刀子之后许劭不得不开口,说曹操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这其实不是什麽好话,意思就是你曹操就是个导致社会不安定的黑社会……
只是许劭很会说话。
语言的艺术就在于,如果把这句话顺序颠倒一下,含义马上就变了——「君乱世之英雄,清平之奸贼!」
当时曹操还没当北部尉呢,那时候可不是乱世……
只不过曹操本来也是游侠心态,倒觉得许劭说得还挺实在,也认了这个评语。
崔州平现在还年轻,当然不能和许劭相比,但想来崔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