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其实一支是汉室宗亲,一支是士族豪强。
天下皆反王莽,结果从篡位到族灭,不过短短数年而已。
王莽的头颅至今仍是大汉皇室藏品。
有这个先例在前,名门只要有了篡夺之态,那忠孝节义的招牌便不复存在了。
其实现代也一样,无论过往的名声有多好,实力有多强,只要涉及叛国卖国,那就会失去大多数号召力。
而刘虞所说的『代汉者当涂高』,这句箴言原本不是箴言。
这原本是汉武帝说的话,但断句不是这麽断的……原文是:「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或数十代汉者,当涂高也。」
汉武帝刘彻是第五代汉皇帝,他的意思是,在自己之后,第六第七代皇帝必然会遇到困难,但那时候自然会有出众的子孙后代,从险峻环境中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涂(途)高」是形容,指代从大道中途凸显而出的高俊之才。
而「代」并不是替代,而是指世代。
但王莽篡位时,便把武帝的话意思篡改了一番,用作了箴言,说成了:「汉有六七(十三)之厄,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是名门的典型操作方式,也就是曲解字意外加断章取义,把汉武的话曲解成六加七等于十三,说是十三个皇帝之后,大汉就应该被取而代之——当时西汉皇帝确实传了十三个。
高俊之才当然是以名望而论的,论名望自然没有人比王莽更高,毕竟王莽都被称为圣贤了。
王莽篡汉后,光武帝刘秀反王莽时,也把这句话拿出来用作了箴言,但光武帝是用的汉武原话,也就是大汉宗室中会有出众的子弟力挽狂澜。这『涂高』就相当于代表刘秀了。
「代汉者当涂高」,其实本来是正常的世间规律,汉武帝是个明白人,知道王朝不可能永恒存在,他只是希望子孙后代争气一点。
但问题在于,这句话被王莽用作了箴言,王莽篡位成功了;
光武用这句话为箴言,光武复汉也成功了……
两个成功案例在前,这句箴言,在这时候就已经不仅仅只是现代人认为的迷信了,这真就成了一种天命象徵。
若是论及现在的『涂高』,那当然是袁家人。
(注:曹丕接受禅让时也用了与王莽完全相同的箴言,一个字都没改。到献帝时东汉也刚好是传了十三个皇帝。)
……
其实刘备和刘虞传播的并不是谣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