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竟是如此!难怪总觉得天子与吾不亲……实是驽钝,若不是本初相告,何遂高却不知解天子之忧!」
何进恍然大悟,是啊,自己一直奉命行事,但天子总是和自己不亲。
反倒是之前自作主张办了马元义大案,立刻就封了侯!
这就是自己不懂得揣摩天子心意啊……
何进很是欣赏的看着袁绍:「吾当为本初举高第也!驱郭典杀张角,正是灭贼之计!」
袁绍其实只是想让何进胁迫郭典的家人不放罢了……
只要郭典的家人不落到汝阳地面上,那就算是解决了袁家一半的问题。
而另一半……
自然有何大将军顶锅。
……
其实郭典是不可能刺杀张角的。
郭典心里很清楚,他必须对天子有用,家人才能活,他若是没用了,家人就死定了。
除了天子,谁都不会杀他的家人,因为谁对郭典家人下手,谁就是檄文里的豪右。
怎麽样才能对天子有用,这便是刘备让他入广宗之前给他的告诫。
郭典的檄文当然也有刘备的指点,刘备是想帮天子一把,免得天子被豪右彻底压制。
刘备知道,如果不把黄巾从造反改成清君侧,那就没人能阻止袁家取得最大的胜果了。
卢植尚且摇摆不定,其他将军又会如何?
顶天了与卢植一样……
但实际上都没人能做到和卢植一样,卢植就已经是道德水平顶尖的士人了。
领军将领皆是士族,朝廷军队离开雒阳后根本不受天子控制,但如果黄巾仍是以『造反』为宗旨,那朝廷就必须一直剿灭。
最终结果无非是朝廷无兵可用,豪族『义军』四起,中央衰弱,军阀割据——这是刘备知道的即将发生的事实。
而这个局面,只对袁家有利,对所有人都不利……
因为能提前举『义军』剿黄巾的军阀,必然都是那些提前知道会天下大乱的州郡官员,而这种早有准备的官员,几乎全都出自袁氏门下。
毕竟这事的根源就出自他们以粮食胁迫天子,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后果,甚至还帮张角布置了一番,使得黄巾必须和朝廷你死我活。
造反是黄巾与天子互相消耗;而清君侧就会是黄巾与豪右之间消耗,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豪门坐大。
但是,但是。
刘备此时远在西河,还不知道何进搞的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