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何大将军
在郭典的檄文传到雒阳后没几天,一份黄巾于召陵县击破汝南太守赵谦的报告传到了雒阳。
据称,汝南黄巾军起兵后,赵谦率军出击,却不幸被黄巾击败于召陵县。
随后赵谦且战且退,一路退到了陈国陈县。
赵谦手下属吏,包括议生袁秘丶主簿陈端丶功曹封观丶门下督范仲礼丶贼曹刘伟德丶主记史丁子嗣丶记室史张仲然七人力战至死,全部战死于前往陈县的路上。
赵谦仅以身免,便上书自己弹劾自己战败过失,并提请朝廷褒奖封赏下属之忠义。
按说这也是正常逻辑,虽说赵谦战败,但其部属忠心可嘉,表彰死难的下属也是应有之义。
只不过,这报告只字未提是汝南哪个黄巾这麽厉害,也只字未提作战的具体情况,反正就是战败了,然后死人了,死得忠义,舍身挡刀那种……
此时正是刘宏刚刚下诏封郭典为汝阳侯,并让何进把郭典的家人迁到汝阳去的时候。
而汝阳县,就在召陵和陈县的正中间,距离两边都只有几十里。
如果赵谦是在召陵战败,要撤往陈县,那就必然会从汝阳经过,所谓的「前往陈县的路上」,其实就是汝阳地界。
而汝阳……整个县都是袁家土地,县里全都是袁家的族人丶家臣丶门客丶仆役丶佃农——真就一个外人都没有,而且随时能动员出上万青壮。
颍川黄巾大方波才隔得这麽近都没敢跑汝阳来劫粮……
召陵倒确实有黄巾,但这个黄巾没有起兵造反。
赵谦去召陵县,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抓马元义。
之所以有那麽多人死在陈县,其实是因为且战且退去陈县的是马元义,袁秘等人确实算是战死的,但他们是死在抓捕马元义的途中。
……
这段时间,何进过得有些憋屈。
手下精锐被调走,董重这个骠骑将军反倒是压了自己这个大将军一头。
身为大将军,乾的却是打造军械的活儿……早就没当将作大匠了,却还是将作大匠。
当然,天子还让他顺便调查一下张角门徒马元义,毕竟唐周举告过马元义要在雒阳谋反。
可何进在河南查了两个多月都没查出个名堂——马元义压根就不在雒阳,也不在河南尹,当然是查不到的。
眼下黄巾贼又发了清君侧的檄文,天子还让何进把郭典的家人送去汝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