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这就是药
其实兵站失火问题不大,兵士本来随手可灭。
但问题是这兵站的大多数兵士被郭典安排去搬运木柴桐油了。
留在兵站的士兵太少,没能及时灭掉浇了桐油的乾柴,以至大火沿着兵站和城墙附近堆放的乾柴一路燃烧,火势极大,竟然使得整个南门都无法靠近。
郭典上这个当就是因为他懂军略……城里没了庶民,物资不好运送,按照军营的陈列方式,将易燃物资放在兵士最容易取用的地方确实是没错的。
但问题是,军营和城池起火是两码事,营寨起火,如果火势太大可以直接放弃,另外搭建营寨就行,而城池却必须救火的。
没了城内百姓,要救火就只能全靠郭典手下的士兵——这就会使得城内人手立刻就不够用。
而且,城门内兵士最集中的地方,实际上反而是最容易出意外的地方,因为所有人都会在潜意识里放松对此处的警惕,包括那些驻扎在兵站的士兵。
敌之强就是敌之弱,只有段熲这种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兵才有这种体会,他训练士兵防突袭防夜袭,让士兵除了休沐期间之外总是保有警惕心,也是因为如此。
千万别以为这年头的人都是夜盲症,吃不上饭的黔首确实大多夜盲,但常吃肉的胡人丶官吏以及精锐士兵眼神好得很。羊肝猪肝在汉时是精锐士兵的必备食物,是写入汉初武备策的,夜袭与火攻也是极其常见的战术,几乎每逢大战必然遭遇。
而段熲遇过的火攻夜袭数不胜数,张飞这套布置,其实是段熲反覆交代不允许张飞这麽做的——即便让兵士多劳累搬运几趟,也不能将引火易燃物放在兵士集中的地方,军务不能求简便,奇谋不是正道,不留破绽才是。
郭典倒也机警,见了火起,便立刻想到刘备多半有问题,赶紧带了数百亲军来馆舍抓刘备。
但刘备已经不在馆舍了。
南门火起之后,城内乱起来,刘备便带了几十人去了北门,继续放火扰乱视听。
张飞则去了西门。
见了各处起火,东门的兵大多都分头去灭火或查探,沮授与审配便配合打开了东城门。
东门外等着的是关羽和张合,关羽领着刘备的部曲,张合领着卢植派给刘备的那些搬运工。
沮授带路,一大群人借着火光奔向了城内仓库。
审配的骑兵在东门外接应,沮授一边带路,一边看着其它方向的火光,不知在想什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