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矛盾的诏令
张角在各郡分置了三十六方,幽州自然也有黄巾。
涿郡并没有发生大规模动乱,刘备作为广阳长史,调兵增援广阳也是职责本分。
但刘备知道,如果是因为黄币作乱或异族入侵,亦或是广阳发生大战,刘虞和邹靖是不会让自己『增援」的。
广阳太守刘卫是刘备名义上的领导,遇到需要作战的情况直接给刘备发徵调的军令就完事了增援是可以不去的,因为刘备并不隶属于护乌桓校尉部,也不是刘虞的手下。
徵调的军令才是必须去的。
不过一一这事在刘备这里其实刚好相反。
毕竟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逻辑不一样,刘卫是绝不会给刘备发军令的。
要是收到徵调军令,刘备压根就不会搭理,或者谁发调令刘备就会直接领军攻打谁因为这意味看刘卫肯定被劫持了。
反倒是收到可去可不去的增援文书,刘备却必须去一一因为这意味着邹靖和刘虞出事了。
如果没出事,邹靖需要兵力的话,直接下令让牵招调本部兵马就行了。
如果牵招认为兵力不足,自然会找刘备借兵出动,根本就不用向刘备进行书面求援且效率高得多。
但现在,牵招都还没收到调令,而刘备却直接收到了增援书,这当然是很不正常的,
毕竟刘备这里是『屯田兵」。
也就是说,邹靖和刘虞大概是在用『增援」这种方式让刘备明白,蓟县出了状况,他们两人需要刘备的援助,但未必是让刘备出兵。
因此,刘备没有妄动,先让简雍和左沅分别以公私两条途径调查广阳的情况。
同时,刘备让牵招带邹靖部曲直接北上,驻扎到了乌桓人的地盘一一也就是刘备和牵招一起安置落户的那些乌桓人聚落。
这既是为了保住邹靖的本部人马不被他人谋夺,也是为了保障不被异族趁虚而入。
随后,刘备在牵招的军营里聚拢了自己的兵力,将军营的护乌桓校尉旗帜换成了「广阳长史刘」,相当于和牵招交换了防区。
两天后,简雍带回了明面上的消息;左沅带回了暗地里的情报。
不久前,在黄币尚未起事,但各地已开始纷乱的时候,晋阳人郭勋将朝廷的诏令带到了蓟县。
刘虞被加了个诡异的罪名,说他随意干涉军务以至北疆失地,令其去职入京。
这倒不是诬陷,刘虞确实干涉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