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运动。”
“如果用光子就更好了。”
“光子的偏振状态有两种,是互相垂直的,也可以形成量子纠缠状态。”
但也有人表示反对。
“光子的速度是光速。”
“如果相互作用是光速级别的,可能与量子纠缠现象就无法分清。”
“但是电子的速度是可控的,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众人点头,这也是一种可能。
只能说电子和光子各有优劣。
李奇维听着大家的讨论,心中感慨。
这些人类历史上最顶级的大佬们,如果没有时代技术的束缚,将会创造出何等璀璨的科学未来!
真实历史上,贝尔不等式在1982年被验证后,依旧有人怀疑实验存在漏洞。
因为这个实验太精密了,一点点微小的误差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巨大不同。
所以,直到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技术和芯片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物质的控制已经达到了原子级别。
这时候进行的量子纠缠实验,其精度才能达到完美的要求。
其中最著名的实验,就是华夏在2016年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墨子号搭载了最先进的检测设备,首次实现了1200公里级别的量子纠缠现象。
它把两个处于纠缠态的光子分发到指定位置后,仍可保持纠缠态。
而且空无一物的太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