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差矣。”
“万户研究火箭时,自然科学都还没诞生呢。”
“你提出的火箭理论是框架性质的,虽然粗糙,但意义非凡。”
“真想造出你论文中的那种火箭,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我对此很有信心。”
哗!
众人心神震动!
布鲁斯教授的信念可以击碎顽石!
齐奥尔科夫斯基彻底沦陷,他瞬间变成了话痨。
“布鲁斯教授,你分析的太准确了!”
“就在去年,罗马尼亚的奥伯特发表了一篇90多页的文章:《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
“他从数学上系统地阐述了火箭摆脱地球引力的方法和速度,并且还介绍了宇宙飞船的飞行原理。”
“他的工作比我的更加详细。”
李奇维闻言,轻轻点头。
真实历史上,奥伯特被誉为“欧洲火箭之父”。
他把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理论转化成工程,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奥伯特关于火箭推进的著作,被整整一代工程师们视为航天领域的“圣经”。
而他教出的一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冯·布劳恩。
介绍冯·布劳恩,只需要一句话:德国v2火箭总设计师。
v2火箭虽然名字中带有火箭,但其实它是弹道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