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各种流体种类的运动。
但是它们却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计算结果往往与实验误差过大。
这就是流体力学令人痛苦的地方。
有时候,不管你的模型建立的有多好,但结果就是和实验情况对不上,关键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所以,流体力学研究的另外一派就是实战派。
力学家们通常以水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大量实验结果,直接归纳出半经验公式。
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结果肯定不会错。
但缺点也很明显,公式全都是凑出来的,没有理论支持。
而普朗特提出的边界层理论,可以解释流体绕着物体运动时的摩擦阻力、热交换等各种影响因素。
因此,他的理论预测的结果就和实验很相近。
相当于他把数学派和实战派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现代流体力学的基础。
从此之后,流体力学就是一门同时重视理论和实验的学科。
普朗特基于自己的理论,还为德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风洞,用于飞机飞行原理的研究。
此外,他还深入研究过机翼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建立了普朗特机翼理论。
总之,相比于齐奥尔科夫斯基对于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普朗特才是真正的流体力学理论大佬。
这有点像冯·卡门和冯·布劳恩的关系。
前者研究的是空气动力学基础理论,而后者研究如何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可行的技术。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