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具有对应的史瓦西半径。”
“现在,我们把粒子a的【测量极限波长】和【史瓦西半径】联系起来。”
“如图所示。”
李奇维开始一边计算,一边讲解。
众人无不骇然!
他们已经完全沉浸进去在这场匪夷所思的思想实验中。
“假设当粒子a的【测量极限波长】和【史瓦西半径】相等时,我们可以算出此时粒子a的质量。”
“根据计算可知,它的值是2.210^-8k。”
“我把这个质量值称为【极限质量】。”
“极限质量代表什么意思呢?”
“它是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分界线!”
“任何粒子的质量只要小于极限质量,那么该粒子的不确定性作用范围就会超过史瓦西半径。”
“即,这个粒子不会坍缩成一个黑洞,而是以波粒二象性的形式存在。”
“可以理解为【波性】压倒了【粒子性】。”
“但若粒子的质量大于极限质量时,该粒子会直接形成黑洞,一切物理定律失效。”
“那么此时的任何测量行为也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极限质量】就是理论上黑洞的最小质量。”
“低于极限质量的黑洞,会跌入量子世界,化为波粒二象性,而不是形成宏观的黑洞。”
“当粒子a的质量为极限质量时,此时它的【测量极限波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