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她需要掌握的是更高的科研视角,而不是局限在重复性地提高实验技能上。
同样的,对于薛定谔而言,作为量子研究所内的实验室助理,也需要有大局观。
不然如何更好地辅导布鲁斯教授工作。
除了研究所的人,本次的小型讲座还来了另外几批人。
比如格里高利带着《自然》的编辑们,前来开拓视野。
作为编辑,或许自身的实力不是很强,但是眼光一定要广阔,这样才能做好编辑工作。
另外还有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学者们等等。
对此,李奇维是非常欢迎的,他教学的宗旨就是要喜欢分享,善于分享。
一个人,如果他说出的观点,不能让聆听者明白,说明自己就没有想清楚。
这就是分享的意义,既是有利于别人,也是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
爱丁顿蹭着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光,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来听报告。
4月份的世纪大辩论和他关系不大,毕竟他是研究恒星的,不是宇宙大尺度的星系学。
当知道布鲁斯教授也在研究恒星后,爱丁顿就是量子研究所的常客了。
他甚至和薛定谔都混的很熟了。
虽然此时爱丁顿的名气,要远远高于薛定谔,但是他并没有轻视这个年轻人。
能被布鲁斯教授选为科研助理的人,怎么可能是泛泛之辈。
对方绝对有过人之处。
“薛定谔博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