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一个月的应急口粮和基础药品,加上必要的工程器材,总量大约在2000吨左右!”
\n
“挤一挤,第一批次,3个大队的运-20b可以一次性投送过去!后续维持补给,可以保持每周三到四架次的频率。油料消耗会很大,但值得!”
\n
听到战区后勤大总管韶钢的这段发言,有关于成立金陵军分区最后的阻力也消散了。
\n
然而,会议并未就此结束。顾承渊话锋一转,将议题引向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部署——西北驻军部队的主官任命问题。
\n
西北地区,关系着中州战区的能源命脉,其战略地位非同小可。
\n
名义上虽是“驻军部队”,但其实际规划规模与作战等级,绝不会低于一个标准军分区,甚至在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上,将远超寻常军分区。
\n
原因无他,所谓协定仅能作为合作基础,绝对的武力才是确保能源通道安全无虞的最终保障。
\n
任何一个成熟且强大的军事集团,都绝无可能将自身的能源生命线,寄托于他人的善意或承诺之上!
\n
因此,对于这个既要执掌军分区级别强大武装、又肩负看守战区“血液”通道重任的指挥官人选,中州战区最高决策层必须慎之又慎!
\n
事实上,对于西北驻军司令这一关键职位的人选,顾承渊在会前已然深思熟虑,并有了明确意向——渝城军区副司令员,李坤。
\n
顾承渊对李坤颇为熟知:此人在一线作战中表现出色,指挥能力强悍;行事手段灵活多变,兼具雷霆手段与怀柔策略,从不拘泥于定式;更为重要的是,李坤为人机敏睿智,甚至可称得上“狡猾”,极擅长应对复杂局面。由他出任此职,完全无需担心会在与西方战区乃至其他西北势力的周旋中处于下风、吃亏受损。
\n
同时,李坤作为与陆冲等人同期成长起来的骨干将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