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长河中无数次战争的瞬间;更想起在某个雪夜,怒火滔天的自己对着月亮许下的宏愿。
\n
“众爱卿平身。“
\n
这道旨意通过十二个传令太监次第传出,像涟漪般扩散到整个皇城。当最后一声“平身“传到承天门外时,朝阳恰好跃出云海,金光照亮了新刻的《天下一统碑》。碑文记载着这场持续八年的大一统战争:七十六场大战,三百余次小战,屠灭负隅顽抗的王室九族,却保全了所有投降城池的百姓。
\n
木泷权起身走向殿外,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十二章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丹墀下整齐陈列着缴获的各国珍宝:云中国的青铜王鼎、南诏的翡翠神像、倭国的八尺琼勾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柄锈迹斑斑的铁剑——这是最后一个反抗的城主献上的,剑身上刻着“宁死不屈“四个字。
\n
“熔了铸犁。“新帝轻描淡写地判定了这柄传世神兵的命运。工部尚书立刻跪地领旨,他身后跟着的能工巧匠们已经捧着《新式农具图》跃跃欲试。
\n
正午的太阳照在太庙的金顶上时,盛大的阅兵开始了。玄甲军方阵踏着统一的步伐经过承天门,新式的“百虎齐奔箭“车让各国使节面色发白;紧随其后的重骑兵马鞍两侧挂着古怪的铁筒——这是能连续发射的“迅雷铳“;压轴的火器营推着三十门裹着红绸的“神威大将军炮“,炮身上铸着“止戈为武“四个篆字。
\n
当夜,皇城设宴三千席。木泷权特意命人在太液池畔摆了三十六桌“田家宴“——主菜是土豆炖牛肉、新麦蒸饼和白菜豆腐,用的都是改革后增产的粮食。那个曾经献野花的垂髫小儿,如今已是个挺拔的少年,正捧着自家种的红薯跪在御前。
\n
“陛下,这是俺们村新育的品种...“少年紧张得满头大汗,“一亩地能收二十石...“
\n
木泷权亲手接过还沾着泥土的红薯,龙纹胎记在宫灯下泛着温暖的光。他想起恒泰帝临终的嘱托,想起这二十年走过的血路,更想起那些永远留在征战途中的将士。当烟花突然照亮夜空时,新帝举起酒杯,杯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