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的私心在,他这人在如今这个年纪就喜欢往人们口中的上流社会钻,然后结识各种权威人士,再加上法国在现在仍然是欧洲的文化中心,能在这里的文学界露个脸对于一位俄国人来说可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而在另一种意义上,屠格涅夫也能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于是屠格涅夫便通过自己喜欢的歌唱家的丈夫,开始参加巴黎大大小小的沙龙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屠格涅夫一方面为巴黎文化产业的兴盛而感到惊讶,另一方面则是也见识到了巴黎的文人们到底有着怎样的攻击性。
先说前者,毫无疑问,巴黎是这座城市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为发达同时也是最为进步的几个地区之一。
首先尽管印刷技术的变革带来了书籍价格的下降,出现了一些经典作品的廉价版本,但对于大众而言,书籍在19世纪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依然是昂贵的,普通大众难以承受。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报纸都是采取预订制,三月或是整年起订,不单期零售。
于是这一时期的法国民众往往在公共空间中阅读书籍和报刊,阅读室、小酒馆和大众图书馆成为重要的大众阅读场所。
而在1830到1848年的七月王朝时期,法国阅读室的数量达到顶峰,仅在巴黎就有超过500家获得官方许可的阅读室,绝大多数设在人流密集的地方。
与此同时,对于19世纪的法国成年男子,尤其是男性工人而言,下班之后的重要娱乐和社交方式就是前往小酒馆。在1860年时,法国足足有50万家小酒馆。
在那里,工人们饮酒之余,还浏览报纸,或是听人朗读报纸上的新闻。也正是在小酒馆里,工人们接受了政治宣传和sh主义思想,从而参加罢工、社会运动甚至革命。
可以说,老巴黎的很多罢工和革命运动就是在小酒馆里酝酿出来的。
由此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