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未谋面人家都能做到这份上,米哈伊尔要是连人家的晚会都不去一次,确实也不太地道。
而转眼间,距离最新一期的《现代人》发售也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有关米哈伊尔那些文章的争议和讨论却仍在继续,并且看起来远比之前要更为激烈,之所以这样,更多的似乎还是那篇《多余人》在俄国有知识的贵族青年们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时之间赞成的人有,反对的人有,把米哈伊尔捧为“又一位杰出的评论家”的人有,说米哈伊尔“哗宠取宠的丑角”人自然也不少。
就作为评论家出道这一块,别的先不说,米哈伊尔的这篇评论着实是流量拉满,大报小报都想蹭蹭米哈伊尔的流量,而在看到杂志的销量后,各家出版社的老板更是乐得直拍大胃袋,就连克拉耶夫斯基都是如此。
没办法,有仇归有仇,但没米哈伊尔这篇评论将市场热起来,他们这些人想找个什么东西蹭蹭都找不到!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米哈伊尔却是与世无争地在大学里面继续学习,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并非与世无争,因为米哈伊尔的身边总是会随机刷新大学生,有些人只是出于崇拜和狂热下意识地想要围绕在米哈伊尔左右,有的人则是真想实实在在地跟米哈伊尔聊聊社会问题、革命思想。
看得出来,如果不是这些天学监盯米哈伊尔盯的很死,他们是真想将米哈伊尔簇拥到高处然后听他讲上一些什么。
不过即便不能这么做,在同米哈伊尔交流的只言片语中,他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这位天才机敏的才智、深刻的眼光以及他那高尚的为人。
最重要的还是他不由自主地就让人感到亲近,让人不由自主地就会试着相信他。
这种感觉最主要的来源,或许还是在他身上看不到太多庸俗的东西,同时也看不到什么迷茫吧,就好像跟着他行动起来,到最后一定就能得到还不错的结果一样。
对于这种情况,某种程度上米哈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