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一直都没有结果,于是就想向您打听打听这件事。”
本以为是什么大事的普列特尼约夫和其他人:“???”
大学生,经济问题,如今稍稍宽裕了一些.
这些字眼不难理解,但连起来就真让人有点听不懂了。
不过等反应过来后,虽然很想问一句你跟办事员意思意思了没有,但有些事情毕竟不好放到台面上来说,于是普列特尼约夫也是带着有点怪异的心情,答应了这位根本不像大学生的年轻人。
“好,我会帮您问问看的,若无特殊原因,您是肯定能继续您剩下的学业的。”
“那就再好不过了。”
眼见事情已经有了眉目,米哈伊尔当即也是向这位校长表示感谢,不过事情虽然已经说完了,但米哈伊尔确实也不好意思直接就走,而是坐了下来跟众人聊了一些关于文学的话题。
聊社会问题是不可能的,即便普列特尼约夫是牢大普希金的朋友,但是他总是尽量采取“折衷主义’,畏避“极端’,假如事物不符合他惯用的标准,他就指责是标新立异。
而谈到文学时,即便米哈伊尔可能是这些人当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在场的众人还是时不时地看向他,似乎想要咨询他的意见,对此米哈伊尔当然也说了点东西,或许是因为他说的内容不错,在场的众人也是频频点头。
就当米哈伊尔参与这场文学沙龙的时候,与他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有关,同样也跟《现代人》杂志有关的审查官兼大学教授尼基千科,也正在审查《现代人》杂志最新一期的稿件。
坦白说尼基千科最初确实以为这份工作纯粹就是捞捞钱的,即便因为人情的关系,价格没有开太高,但依旧能算得上一份肥差。
可在审查《现代人》稿件的这个过程中,这位总是尽量回避作品所触及的尖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