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老陀的《穷人》、《罪与罚》等等经典作品当中,全都有这种既可怜又可悲的精神困顿的人物。
那么这样的人物过时了吗?
只能说每个时代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公务员和套中人。
那么话说回来了,龟龟,天才做题家都只能是这个鸟样,难怪后来俄国的大学生们一个比一个积极的闹着要搞革命,这不搞心里能舒服吗?
当然,假如米哈伊尔行于连之旧事,讨好讨好什么贵妇,找点关系运作运作,也未尝不可能从更高一点的官职干起,再就是诱骗将军的女儿,干出许多下作的勾当.倒是也有可能爬到更高的官职。
不过即便做到了这一步,估计官职也就那个样子,毕竟稍微往上看看,要么这个是跟着彼得大帝入了关,要么那个就是血脉高贵,足足能追溯到前朝留里克王朝,你一个吃软饭的吃吃就得了,还想跟这些爷比?!
好大的胆子!
这样看来还真是搞革命的好呸!
就在这个普通的一天,大抵是因为收到了娜佳的来信的缘故,米哈伊尔稍稍畅想了一下关于自己的别的出路,然后最终得出了还是革命好的结论
当然,真要说的话确实还有别的路子,不过依旧跟米哈伊尔目前正在干的事情有关。
差不多在很长一段时间,俄国的贵族们都是一群精神法国人、精神德国人,现在虽然稍稍有些缓解,但这种风气肯定还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假如米哈伊尔能在革命老区老巴黎以及欧洲其它地方有点文化上的威望,还真有可能让自己更安全和更有地位一点。
稍稍琢磨了一下之后可能的发展,米哈伊尔在心里面下了几个决定后,倒是也没再多余想什么,而是继续将娜佳信里面剩下的内容看完。
剩下的内容里面最值得注意的无疑还是将军对米哈伊尔新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