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有点呆板,但实际上往往只为了一个目的,除却多卖点杂志以外,更多的那就是占据舆论的高地。
当批评的声音足够显眼的时候,那么是不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种状况,试着去做点什么,乃至加入到改变世界的行列当中呢?
很多时候,评论家和政论家干的就是这种活。
尽管这种变化往往只在上层率先发生,很多时候都忽略了更广大的民众,但总归也算是一种还不错的开始。
别林斯基或许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在努力地写他那些文章,而写作之余,想想近来各大刊物上对米哈伊尔的小说的批评,别林斯基多少还是有些担心,因此就让涅克拉索夫帮自己也看一下米哈伊尔的状况。
而如今真的上门之后,涅克拉索夫一下子就知道自己和别林斯基的那些担心真的是多余的,米哈伊尔看上去好的不能再好,甚至还跟他调侃了几句那些批评的文章。
一副完全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的样子。
看到米哈伊尔是这种状态,涅克拉索夫感到放心的同时,无疑也是对米哈伊尔更加感到钦佩。
遥想涅克拉索夫当年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没人关注,也就那么几个小报为了博人眼球专门把他的诗集拉出来嘲讽一番。
然后我们年轻的涅克拉索夫就破防了,当即就给人家写了一封反驳的信,结果人家又把他这封信挂了上去一通嘲讽,这下可谓是里子面子全没了。
好在就是这件事多少闹出了一点动静,恰巧这时的别林斯基正好也看到了,认真的看过之后,深感不满的别林斯基当即就又是一通痛批
好在这件事多少算是一个契机,机缘巧合之下,涅克拉索夫就进入到了别林斯基的圈子,还被别林斯基带着混吃混喝,然后因为这个才有了后面的3p佳话
当然,这个暂且放后面再谈,因为估计再过两天,米哈伊尔很快就要参与进去了。
嗯,是混吃混喝,可不是3p
而说回现在,看到米哈伊尔这种泰然自若的气度,涅克拉索夫心里面也是再次意识到了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钦佩米哈伊尔的同时,涅克拉索夫也是在心里面暗暗下定了决心。
我也要在这方面向尊敬的米哈伊尔看齐!
在看望完米哈伊尔之后,涅克拉索夫就匆匆离去,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不得不说,涅克拉索夫并不是陀斯绥耶夫斯基这样的天赋型作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