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要知道,作为俄国的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圣彼得堡乃至莫斯科从来都不缺少想要闯出一番天地的作家和诗人,但作家和诗人又岂是那么好当的?
即便像涅克拉索夫这种混的勉强还算不错的,也依旧要靠干各种杂活才能维持生计。
那么这位新人究竟写得如何呢?
最先感觉到不对劲的,反而还是那些不断打着哈欠、百无聊赖的秘密警察,因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那些吵吵闹闹的年轻人们竟然安静了下来,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等到他们有些惊奇地抬头看去时,只看到了一张张陷入沉思乃至隐隐有些痛苦的年轻的面庞。
而在这些人之中,弗拉基米尔是最先看完的那一批,看完之后这位瘦弱的年轻人先是感到一种莫名的悲伤,整个人都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所笼罩,紧接着感到的就是一种出离的愤怒。
这愤怒里面包含了很多复杂的感情,对人的同情、对现实的恼怒,更多的其实还是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而当看到身边的同伴陆陆续续也都已经看完之后,弗拉基米尔也是忍不住率先对旁边的同伴开口说道:
“我好像看到了一种此前一直在被忽略的现实。”
弗拉基米尔第一句话一出,顿时就引起了连锁反应,讨论声又陡然从这些年轻人中间响了起来:
“从未见过的视角!一个可怜的孩子,一个可怜的马车夫,他们的苦恼究竟该向谁诉说?”
“哦上帝!在今天的俄国,还有谁能过上好日子?!”
“对现实的深入观察,最简洁的表达和最汹涌的感情!这位可敬的先生在他的小说里面没有表达出任何的思想倾向,但正如维萨里昂评论的那样,他已经把想说的全部告诉读者了!”
“十分动人的两篇小说,小说还能够这样写?从未见过的技术!但是刚读下来完全不会察觉到,之后再想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功力。”
“‘他自最下,来观察世界’!再没有比这更为精确的形容了。”
“我更加喜欢外科医生这个比喻,真的是宛如手术刀一般的文字,切割着俄国最为沉重的一块!”
………
与之相同的场景,此时此刻正发生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各处,毕竟看这两篇短篇小说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因此反响来的很快并且足够的猛烈。
有人惊叹于这两篇小说的技术,极致的简洁、准确和隐藏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