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能够坚持个一二十年,那么今后就不会有人能够翻得动了。
更不要说,老朱还有很多年头能活,而今后继位的太子朱标,也对于这个事儿非常的认同。
朱雄英现在也没事了,就会被梅殷带着授一些课,打小就接触这些新知识,新东西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且不说今后会不会有人想要继续反对新学,为儒学翻案。
就算是有,也绝对翻不起来。
毕竟一次次的科举下,一代代的教育下来,新学早就已经深入人心。
而且,也有着许许多多因为新学而受益的人。
在这种情况之下,先不说会不会有人想要如此做。
就算是有,也绝对折腾不出来多大的浪。
将会被现在的新学,给彻底的拍死。
而梅殷在面对这么一个情况后,也不由的长松一口气,面露欣喜之色。
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件事情只要得到了老朱的大力支持,那么就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意外。
新学必然会流传起来。
但是,他此时还是为之欣喜不已。
因为他很清楚,这一个举措的意义到底到底有多大。
历史上大明为什么明明拥有这样大的优势,却偏偏却固步自封?
就是因为很多的思想观念,没有更正过来。
原本的儒家思想,牢牢的占据主流。
而各种工匠之类的学说,没有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