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姐弟仨人商量了今后几天的日程安排。今明两天,蒋雪梅带老五回放鹰台,通知家里开始收购黄鳝。蒋梦言留在九十六号打造简易印刷箱。进行印制试验。28日蒋雪梅和蒋梦言去舒市进货,29日返校开“散学典礼大会”,30日,“雪梅印画摊”正式出摊。
\n
日程确定之后,蒋雪梅推出自行车,带蒋雨竹回放鹰台。现在是下午四点,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在晚饭前到达放鹰台家里。
\n
两位姐姐走后,蒋梦言开始琢磨简易的印刷工作台箱。
\n
这个时期,油印机在各单位的应用十分普遍。基本的结构是三层。第一层:箱盖;第二层,丝网印版层;第三层,纸张基台。组合起来看外观,就是一个大约45厘米长,35厘米宽,15厘米厚的木箱子。
\n
蒋梦言借鉴油印机的结构机制,设计出了他的结构方案。第一层,箱盖层。其作用是在印刷停歇状态,盖上箱盖可以阻隔空气流通,避免印刷油墨在短时间内干涸;第二层,丝网印版层。蒋梦言将这一层设计成卡槽式、可以抽取转换印版的安装结构,在套版印刷中可以灵活更换印版,实现多次套色印刷的目标;第三层,承印基台。就是将待印的衫子铺平固定在机台上,有了这个基台,就能确保承印位置的准确可靠。这三层结构用铰链链接,可以随意掀起开合。在一侧的加强立板上安装金属提手,合盖收起来之后就可以提着行走,方便家里、市场两头搬运。
\n
设计好之后,蒋梦言进入空间,利用前世留在车库里的工具材料,在空间里锯、刨、敲、打一番折腾,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做成了两个40x50x20厘米规格的,木箱一般的印画台箱。一个作为现用,另一个放在空间里备用。为了外观好看,他还用灰绿色的自喷油漆,把印画箱的里里外外都喷涂了两遍。
\n
蒋梦言坐下来休息了一会。他在脑子里仔细搜检前期准备工作中的遗漏。他发现还缺少一个展示样品的背景展板和一幅摊名幡。
\n
考虑到他们的买卖形式是摆摊经营,硬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