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了学生的进学热情。师生互动、声情并茂,这堂课上的非常成功。
\n
而恰巧柳校长带着刚入职的两名年轻教师前来听课学习。这样的一堂示范课听下来,让年轻教师大开眼界,大涨见识,受益匪浅。
\n
在接下来的“算术”课上,蒋梦言也任然是一只呆头鹅。
\n
小学二年级,学的是乘除法,蒋梦言翻看课本,乘除法的应用题也都时带着革命内容的,很有时代特征。例如:
\n
某公社“赤脚医生”廖叔叔,“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贫农魏大爷的儿子手患骨髓炎,烂了五年,花了460元医药费,资产阶级医学“权威”给下的诊断结论是“把手锯掉”。但廖叔叔在教员思想指引下,只用了5角钱就把这孩子的病给治好了。算一算460元是5角钱的多少倍?
\n
就计算训练的内容而言,这是真正的小儿科。对于一个比同学多活一世的人来说,这算术课怎么上呢?他只能走“神游天外”的老路。反正他坚持一条:上课时决不讲话生事、坐得端正笔直,眼神不聚焦在任何人事上。
\n
他的“呆鹅”表现想不被发现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每每被“算术”老师特别关照,故意点他起来回答问题。他的每一次被提问,都会用一两秒钟的反应迟钝来逗笑全班。所以,他成了算术课堂上轻松气氛的制造者。
\n
当然,他的回答也都是正确的。即便是同学们认为最难的应用题,也能轻松搞定。弄得“算术”老师吴得志不知道这孩子是敏是钝?是智还是愚?
\n
除了“语文”、“算术”之外,其他的几门副科都是比较好玩的。
\n
比如“音乐”课。每次上课前,当值同学都要帮音乐老师,把一架脚风琴抬到教室的讲台边上。上课时,音乐老师于小冬叮叮咚咚地弹琴,二五班的同学们就咿咿呀呀地唱歌,很有氛围感和趣味性。
\n
蒋梦言的前一世毕竟供职于艺术学院,在学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