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中。他们会搞一段时间停课闹革命的政治活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与其跟着吓跑瞎闹的耽误时间,浪费青春,不如在加强文艺才艺学习的同时,以小生意的形式来进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了解民生!”
\n
“第七,......”
\n
姐弟仨各抒己见,侃侃而谈,结论只有一个:就是必须来县城上学!老五老七都上小学,按照离居民区住地位置的远近,蒋梦言选择了“城关小学”,四姐上初二,没得选,只能上城关中学。
\n
第二个议题:爸妈能不能同意?如果在县城上学,生活费和学费从怎么解决?
\n
蒋梦言认为,爸妈肯定能同意。因为,仅仅这一个假期,姐仨就在县城落地生根,为家庭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要是能长久在县城立发展,可以预见,姐弟仨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将会更大。这个由此及彼的推断谁都不难做出。所以,父亲蒋顺和会第一个支持。母亲朱家慧最初可能会因为舍不得而反对,但最终还是会同意的。
\n
那么,生活费和学费从哪里来?
\n
蒋梦言已经打听过,小学每学期学费2.5元,书本费1.0元,初中每学期学费3.5元,书本费1.5元,姐仨本学期合计需要12元。每月生活费约需10元左右。一个学期的全部费用也就五十多元。
\n
蒋梦言现在是有钱人。这二十多天他从空间中拿出的“密货”,通过达婶和独臂老汉卖出的营业额高达一万八千多元。这都是没有成本的纯收入。只是没有合适的理由,暂时拿不出来而已。
\n
即便不动用这笔钱,蒋梦言任然有十足的把握挣得来学费和生活费。来县城的这二十多天里,姐仨累计卖出黄鳝两千一百五十多斤,每斤黄鳝的平均毛利润0.3元,仅此一项就赚到了六百多元。这是一个非常吓人的数字,相当于一个国营单位正式职工两年的工资收入。这还不算卖鸡蛋、冰棒等七七八八的收入。如果全部清算,可能不会低于八百元。有了这一段经历,随便做点什么挣不来五十多元?对于这一点,不仅蒋梦言有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