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的也不为过,再说了,依着这位老大人的一双风尘巨眼,许多事情,自然是一眼就能看清楚的。
周迟之所以要来询问孟长山,自然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孟长山说道:“原来是这样。”
他自然知道周迟询问这件事,这里面肯定还有些外人不知道的事情,但他并没有多问,长叹一口气之后,轻声开口道:“那年陛下不知为何,忽然要搬出皇宫,去西苑清修,朝臣大惊,不知道上了多少折子,但都石沉大海,陛下心意已决,无可更改,这倒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但一座王朝,无数苍生,东洲九州府,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动荡?”
孟长山想起当年故事,整个人的眼眸里的情绪都无比复杂,他为官多年,初衷不改,那年他不过还只是一介御史,知晓一位陛下不愿意再理会朝政有多麻烦,所以当即准备死谏。
本朝开国多年,历代皇帝陛下都有杖毙官的事情发生,孟长山虽说知晓自己也有可能成为新的一位死于廷杖的官员,但也不曾害怕,准备好一口棺材之后,便去了宫门外。
“问句有些煞风景的话,老大人当初最后还是想通了,还是说大汤皇帝还是不曾那么绝情?”
周迟看向孟长山,他自然知道这个故事里最后势必会提及李昭,但还是有些好奇。
孟长山感慨道:“那年老夫一心求死,要血溅君王,但才出府,没走几步,就遇到了提前知晓此事的太子殿下,当初殿下跟你年纪差不多吧?好像也是十九,不曾及冠。”
“当年太子殿下就拦在老夫面前,只说了一句话,让老夫无比的汗颜。”
周迟看着孟长山,想了想,说道:“大概是说老大人自己死倒是没什么,是否便是置百姓于不顾?”
孟长山一怔,随即有些狐疑地看着周迟,十分怀疑这是不是太子殿下将当年那桩旧事说过了。
“不错,当初太子殿下的确是这么说的。”
孟长山说道:“老夫到现在都有些惊叹,那不过还是少年的太子殿下竟然会说出这般话来,同时也让老夫生出些信心来,陛下若是一意玄修,也不无不可,将大位传给太子殿下便是,相信要不了几年,殿下也会是一代明君。”
“只是谁能想到后来能变成如今这样。”
孟长山有些惆怅,只是情绪刚起来,便想到了之前周迟的问题,老脸一红,这才继续说起后面的事情。
“陛下去西苑清修,朝政不闻,自然便将监国的事情落到了太子殿下的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