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泛起不舒服的感觉。
嘉昭帝说道:「按着三位卿家之言,朕也觉得大有道理,鄂尔多斯部绥靖之事,应予关注,大有可为。
只是眼下两邦和议数额尺度,绝对不可松懈半分,以免给安达汗可乘之机,只能和议之后相机行事……」
王士伦说道:「圣上所言极是,两邦和议大局绝不可变,方可削弱土蛮部实力,遏制其南下之念。
鄂尔多斯部有亲和之念,不外乎想以怀柔方式,从关内获得所需生存物资。
朝廷可以秘议之法,与其签订契书,鄂尔多斯部得以获取冗馀物资,必须对大周有所承诺,并互换良马等物。
具体章程后续可详细拟定,只是这部分物资数量,必在和议限定数额之外。
如果通过九边互市流通,必定会被土蛮部察觉,到时授安达汗以口实,挑动战事,不得不防。
此事需有个稳妥办法,只要实施一二年,鄂尔多斯部得大周扶持,有牵制土蛮部之力,朝廷就不用再多顾忌。」
嘉昭帝和顾延魁听了此话,君臣两人都有些智短。
大周和鄂尔多斯部交易物资,不走边境互市渠道,两年内都要避人耳目,一时都想不出合适方略。
嘉昭帝见贾琮若有所思,说道:「贾爱卿素有急智,可有想到妥当办法。」
贾琮说道:「启禀圣上,臣倒是想到一法,虽觉得妥当,只是有些违背常情。」
王士伦和顾延魁都是朝廷老臣,各自智谋不凡,他们方才都来回思量,并不得其法。
贾琮也不过片刻之间,竟然已想到办法,让他们各自有些好奇。
嘉昭帝沉声说道:「不过是君臣磋商,无需顾虑,但说无妨。」
贾琮说道:「依臣愚见,不能用常规之法,那就用非常之法,那便是走私。」
此话一出,嘉昭帝面色微变,然后露出笑意,说道:「贾爱卿果然奇智百出,亏你能想得出来。」
王士伦和顾延魁都是老而弥坚之人,只是稍微思量,便明白贾琮意思,心中暗叫大妙。
只是此法对朝廷重臣来说,实在不宜宣之于口,到了嘴边的夸赞之词,都被他们咽下去。
王世伦说道:「启禀圣上,贾掌记此法可行,只要折中运作两年,关外形势改移,便可行以明法。」
……
荣国府,东路院。
堂屋之中,熏笼烧的火热,王夫人穿着裘皮夹袄,正在翻阅东路院银流收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