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此地作为军粮囤积派发之地,位置距离边城还略显遥远。
我在大同边军多年,虽不涉及军需之职,但对边城军粮派发,多少也知道一些。
朝廷为了节省军粮运输耗费,对相临近边城的军粮补给,都会用同一粮道运输。
军粮送达某处集镇集中囤积,各边城根据兵部下达文书,各自派出军马押运领用军粮。
所以军粮囤积之地,必须和送达边城距离适中。
红树集离大同丶宣府丶蓟州三地都在四百里左右,位置还太过遥远。
如果距离各边城二百馀里,兵马三天之内便可往返,才是最恰当的军粮囤积地。」
段春江说道:「孙兄弟的意思,军粮囤积之地不在红树集,而在沿途往北的某一处地方。」
孙大力说道:「段老板在神京打探出粮道三处驻点,已经是非常不容易。
如今陈瑞昌已经北上,你手中没有其他人脉打探消息,想要找到军粮囤积之地,只怕是难上加难。
且红树集往北,市镇密集,大周粮道也不是一成不变,经常有所改移。
只有派人实地觅踪查探,才是最妥当的办法。
如今大同往东一线戒备森严,消息要送出关外等待回复,只怕会耽搁太久时间。
明日我就带人北上查探粮道,靠着孙家留在北地的人手,想来应该能够办到。
如今大理寺和锦衣卫四处查探,据说还调集不少府衙人手,游走街巷,这些人耳目灵通,不可不防。
眼下风声颇紧,在下北上之后,段老板可清闲一段时间,按兵不动,以免多露破绽。」
……
两人正说着话语,突听前堂传来喧哗之声。
只听夥计说道:「原来是薛大爷来了,店里来了老主顾,正和掌柜在内院谈生意。
掌柜交待不要轻易打扰,有客来访,让我们先行通报。」
又听一人声音响亮,带着些许傲慢张扬,说道:「既然是谈生意,我在这里候着,你赶紧进去通报。
好几日没见段兄弟,正想问问最近生意如何,我手头还有些关系,年底说不定还能做成几笔生意。」
厢房内孙大力脸色微变,问道:「此人就是薛蟠?」
段春江说道:「正是。」
孙大力说道:「如今九边粮道之事,已经有了眉目,薛蟠在此事上再无借重。
此人浅薄粗疏,又是一个白丁,以后对我们用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