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客商立刻不敢说话了。
\n
有个穿着破破烂烂的老妇人畏畏缩缩上前,他也只能让开位置。
\n
王在喊他:“赵东,你过来,我给你开方。”
\n
客商不是很习惯被直接叫大名,一般大家互相称呼的时候,要么是叫他“赵兄”,要么是喊他“赵老板”。
\n
但他来这里排队已经有一个半时辰了,也看得出来此处的医师们称呼病人都是直接喊大名,应当是为了防止认错病人吧?
\n
他老老实实站了过去,小声问:“医师,我这个病严重吗?”
\n
王在已然是轻车熟路的样子:“不算严重,吃上三天药就差不多好了。”
\n
他终于翻到了口腔溃疡那一页,颇为小心的将书放在桌上,先是自己心中默背了一下方子,确定无误后,连忙抄写。
\n
大安朝是有纸的,纸张品质不同,价格也不同,王在特地买了县里最好的纸,用线串在一起,里面密密麻麻记载了跟随柳意看病时,见过的病人和各种病例。
\n
许多医师也有写医志的习惯,王在年轻的时候也会写,知晓这病例册和医志作用类似。
\n
但,老师看的病例数量实在是多到惊人啊!
\n
不夸张的说,跟着柳意看诊这一个多月的时间,王在见过的病例数量,直接压过了他过去一年甚至是两年看过的病例数量。
\n
面病,耳疾,脏腑,胃部,中毒,儿病,心脏,肝胆,各式各样,各个部位。
\n
柳意充分发挥了医学生的勤劳,又发挥了上级医生的权利,将医院分工那一套用在了王在郑三河和学徒们身上。
\n
她只需要集中精力看病就行,其他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