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晋昭王是十分出色的君王,亦一样是十分出色的兄长。
\n
这阶级分明的话使阿磐感慨,却也唏嘘。
\n
平魏安北二侯作为最亲近的人,晋国姬氏仅余下的至亲血脉,他们都忠心耿耿,没有背弃过自己的兄长,更不曾背弃过自己的君王。
\n
忠君实在是一桩说起来简单,实则是这世间最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n
不管是先前的周子胥,还是后来的司马敦,稍有差池,对君王都是灭顶之灾。
\n
因而何须还怪罪安北侯呢,也何必去埋怨定国公呢。
\n
怪他便是怪他的死忠,这死忠世间难求,因而不怪。
\n
阿磐不知道谢砚小小的脑袋里,到底是不是能听明白如此复杂的话,晋国小小的太子笑嘻嘻地总结,“那阿砚是小君,叔父是大臣。”
\n
怀王五年第一次来晋阳的时候,费尽了千辛万苦总算把谢砚找回来,从那之后,从军中紧急调回的谢氏兄弟便总逗弄这个孩子。
\n
还记得有一回就在晋阳那座暗桩的宅子里,他们也是在五月讨论起了谢砚将来的师父们,说谢允要做大公子的文师父,谢韶要做大公子的武师父。
\n
那时候,晋阳还是赵氏的,赵氏也有公子六七人,家族兴旺,似百足之虫,难以撼动。
\n
都知道魏王父心有大志,要三家归一,继而包举宇内,囊括天下,可那时候在魏国还并不曾名正言顺呢。
\n
谁又能想到谢玄这么快就推翻魏氏,匡复晋国,谢砚也这么快就成了太子呢。
\n
而平魏安北二侯也都各自要成家立业,要一南一北去各自的封地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