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林宇来到了浸泡臭柳条的河里,仔细找了里面看似最粗的那一条,用手弯曲成了半弧状,如今的天气还很热,水温也高,三天的时间臭柳条就已经达到韧度,可以用来编制蟹笼了。
\n
将臭柳条抗回家之后,林宇就开始着手编制蟹笼。
\n
时间就是金钱,他必须抓紧了。
\n
在这三天时间里,他在海岸边儿走了几个来回,已经确定了几个蟹笼点,只等着蟹笼编好之后投放了。
\n
此时,林宇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一样。他先挑选出坚韧且粗细适中的树皮,这些树皮都是在河水中浸泡过的,结实且有韧性,用来做蟹笼的骨架和脉络最合适不过。
\n
只见他熟练地将一股树皮在一个特制的木轴上缠绕数圈,固定好起始端后,开始编织蟹笼的底部。双手巧妙地穿梭着树皮,先编织出一个正六边形的框架,每个角都被他精心地拉紧、固定,确保框架的稳固与规整。
\n
接着,他围绕着这个六边形框架,一圈一圈地编织起网状的底部。每一个绳结都打得均匀而紧实,像是在完成一场精密的仪式。那绳子在他手中如同灵动的丝线,纵横交错间,底部的网逐渐成型,细密的网眼大小恰到好处,既能防止蟹儿逃脱,又不会阻碍海水的流动。
\n
完成底部后,接下来就开始构建蟹笼的侧面。
\n
他将数根树皮垂直于底部框架向上拉起,作为侧面的支撑骨架,并用短一些的树皮将它们与底部紧密相连。随后,他以这些骨架为依托,开始编织侧面的网。编织的手法与底部略有不同,采用了一种斜向交织的方式,使侧面的网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纹理。在编织过程中,他还不时地用一个小工具将绳结压实,让整个侧面更加牢固。
\n
随着侧面高度的增加,林宇开始在合适的位置预留出蟹笼的入口。他用一种特殊的编织技巧,将入口的边缘处理得光滑且没有缝隙,同时在入口处巧妙地设置了一个简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